Time:
2025-10-28 08:04:50
Author:
Chris Song
我们在做企业官网联系我们页面中的在线反馈表单时,应该是逆行其道进行策划设计。比如我们想收集更多的用户信息,就应该一开始只收集最简单的3条左右的信息,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完成更多的信息填写和提交,这才符合用户的习惯。然而,很多企业在做官网时,总希望“多收集点用户信息”,结果表单一打开:姓名、电话、邮箱、公司、职位、地区、需求描述……看上去像是一份简历表,又长又密。但现实是——越长的表单,转化率越低,用户不是不想留下信息,而是不想“被考试”。
● 为什么用户害怕表单?
你可能没意识到,表单其实是一种“心理门槛”。从心理上来说,用户填写表单的瞬间,其实是在和自己内心的抗拒作斗争的,越复杂、越细节的表单,抗拒感越强。
我们在多个企业网站项目中做过测试,当表单字段超过5项时,用户填写率平均下降了40%。如果还要求上传文件或填写“备注说明”,那放弃率几乎翻倍。原因很简单,用户不是在填写信息,而是在想:
“我真的想让他们知道这么多吗?”
“他们会不会立刻打电话推销?”
“这么复杂,我待会再填吧……”
然后,他们就再也没有“待会儿”了。
● 表单越短,信任感越高
简短的表单,不只是为了节省时间,更重要的是建立信任的节奏感。
你可以把表单想象成一场“初次见面”的对话。没人会在第一句话就问你身份证号、公司规模、项目预算。好的表单设计,应该像一个逐渐打开的话题:让用户先轻松迈出第一步。
举个例子,我们在为一家国际制造企业改版官网时,把原来的“合作咨询表单”从9个字段减少到3个:
姓名
邮箱
留言
结果提交率提升了接近60%,后续沟通中,我们才引导他们补全信息。这样的设计逻辑其实很简单,先降低门槛,再建立信任,再深化信息。
● 用户要的是“被理解”,不是被盘问
表单设计的关键,不是你想知道什么,而是用户愿意告诉你什么。很多企业和建站公司的错误策略在于,他们站在“内部需求”的角度设计表单,希望一次性收集完整信息,以便销售跟进。但用户此刻只是来“了解”或“试探”品牌,并没有心理准备进入销售流程。
素马设计团队在给客户做网站时,常常问客户:“如果你是用户,这个问题你会愿意回答吗?” 当客户开始以用户视角思考时,表单自然就会变短。而且短表单还有一个隐藏优势,那就是让设计更干净、页面更呼吸。这对品牌气质的传达,也有非常明显的正向作用。
● 表单不应只是收集工具,而更应该是体验的一部分
在高质量的网站体验中,表单不该只是一个功能点,而应该是品牌语气的一部分。举个例子,在我们为一家新锐出海品牌设计的表单中,提交按钮不写“Submit”,而是写成“Let’s Talk”,标题也从“在线留言”换成“Tell us your story”,你知道吗,同样的动作,却让用户感到被尊重、被邀请。
一个好的表单体验,甚至可以传递品牌的性格,轻松、有温度、有节奏感。反之,一个密密麻麻的表单,就像一扇生硬的门,挡住的可能不是用户,而是他们原本的兴趣。
● 少即是多,精是关键
我们始终相信,表单越短,越考验思考。每一个输入框都该有存在的理由。在素马团队的设计方法里,我们常用三问来检验:
这个字段是否对初次沟通至关重要?
如果删除它,会不会影响销售跟进?
它是否能被系统自动获取(比如来源渠道、浏览路径)?
如果三个问题里有两个答案是“否”,那这一项就该被删掉。
简洁的表单不等于信息不足,而是让重要信息更突出、动作更明确。在这一点上,我们素马认为,简约其实是更高层次的专业。
● 别让表单成了“考试卷”
一个好用的表单,像一次轻松的对话,而一个糟糕的表单,则像一场突击测验。网站是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第一次握手,
别让这一握变得太“程序化”。让用户轻松填写,愉快提交,他们才更可能走进下一步合作。所以呢,我们觉得表单越短越好,
因为真正的信任,从来不是靠问出来的,而是靠感觉出来的。
素马设计团队
我们专注网站定制设计十五年,
相信好的网站不只是功能完善,更是体验友好。
每一个交互、每一个输入框,都是设计思考的延伸。
让品牌沟通更自然,也让用户更愿意留下。